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
检察业务
山南有位“智能检察官”已报到上岗!
时间:2024-08-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大数据监督平台的上线运行让看守所受益良多,平台24小时无死角的监督及检察机关的及时提醒,有效提升了看守所民警的责任和使命意识,为看守所监管执法规范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山南市看守所政委王海燕表示。


近几年来,山南市检察院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思路,以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工作高质效发展。研发的“数字执检—智能监督平台”刑事执行检察监管场所异常行为监督大数据模型,在驻所检察室上线并运行良好。它汇聚了看守所在押人员基础信息及离岗检测、超时逗留检测、单人谈话检测、异常接触检测、传递物品检测、单人提押检测、人员聚集检测等70余项监督功能,检察官通过该系统能更快捷准确发现监督线索,协同促进看守所及时堵塞漏洞,提升监督质效。


2024年2月4日,山南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发林在驻所检察室详细了解智能监督平台建设情况。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人盯、手抄的方式,通过审查看守所的监控视频、工作台账、业务登记信息等资料寻找和发现问题,这种做法效率较为低下,日常监督不够精准到位。如今,随着‘数字执检—智能监督平台’大数据监督模型的运用,使得孤立的信息点有了交集,就像24小时在岗的‘智能检察官’,能及时发现监管安全的重大隐患、涉嫌违法违规等情况变得清晰可见,还防止了因疏忽遗漏监督点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督精准度,有效实现了‘治未病’的目的。”驻所检察室主任刘霞表示。

2024年7月30日,山南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发林主持召开会议,与山南市看守所和平台建设方讨论“数字执检—智能监督平台”功能完善方案。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数字检察工作。


自运行至今,驻所检察室靠着“数字执检—智能监督平台”的赋能,分析值岗、一提多押等监督线索1500余条,驻所检察官针对监督模型抓取的执法不当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分类整理,集中统一向看守所提出口头纠正意见20余次,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1份,督促整改。


随着检察业务监督模型的探索实践,数据正在以更多可见的方式重塑着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新格局。接下来,山南市检察院将充分运用“数字执检—智能监督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挖掘潜藏在海量数据之间的异常线索,精准、及时、高效锁定监督线索,用数字赋能让检察监督更“聪明”,以全新的思维、更能动的履职,促进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推进监管执法水平的提升,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