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
检察业务
琼结县人民检察院设立乡镇检察工作室 畅通基层司法服务
时间:2025-10-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年来,琼结县人民检察院以“检心向党 阳光助治”党建品牌为引领,立足县域面积小、人口散、司法服务不便的实际,推动检察工作下沉,在全县实现“阳光检察工作室”乡镇派出所全覆盖,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系统布局

构建基层司法服务新阵地

琼结县人民检察院打破传统坐堂办案模式,主动将检察职能前移、力量下沉。工作室并非简单挂牌,而是集信访接待、线索排查、矛盾化解、法律监督、维权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检察工作平台,通过由检察官带队每周定期下沉开展工作,实现了对乡镇司法需求的就近响应和精准覆盖,有效解决了检察服务“远、散、难”的问题。

图为琼结县人民检察院、琼结县公安局拉玉乡派出所“阳光检察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

闭环运作

形成高效协同工作新机制

探索建立以“四项机制”(联系人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日常工作联系制度)为基础,“三个举措”(增设信箱-畅通反映渠道、公示公告-保障信息公开、定期普法-现场答疑解惑)为支撑,“三项措施”(轮流巡值、走访问询、同步监督)为保障的闭环工作模式。该模式确保了从问题发现、处置到反馈、治理的全程无缝衔接,提升了基层司法服务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实效性。

图为琼结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阳光检察工作室聚焦治安案件办理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基层实务问题展开讨论。

聚焦民生关切

以精准司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工作室高效运转,精准对接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2024年以来,通过民事支持起诉渠道,成功办理3起案件,为78名务工人员追回被拖欠劳动报酬共计264.23万元。其中,邹某等77人集体讨薪案,因程序规范、效果显著、示范性强,在自治区检察院检察开放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享,生动诠释了将“纸面上的法律”有效转化为“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强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方面积极延伸履职触角,主动介入涉未成年人权益案件,成功为1名困境儿童追索抚养费4.8万元。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妇联、学校等部门建立“跟踪帮扶”机制,形成保护合力,确保司法保护环节无缝衔接、持续发力,彰显检察担当。在深化司法救助方面对因案致困群众及时施以援手,共计向3名救助对象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4万元,有效缓解其生活急难,防止因案致贫、返贫,既解“燃眉之急”,也阻断了“后顾之忧”,传递了检察司法温度。


图为琼结县人民检察院为因案致困群众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

融入基层治理

以源头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工作室作为植根基层的前哨,不仅处理个案,更注重从源头上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法治宣传、参与调解等方式,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聚焦县域内高发的酒驾醉驾问题,依托工作室,创新“案例警示+法律宣讲+社区监督”模式,通过剖析本地案例、开展“双语”普法,推动形成“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全民共识。经持续治理,近两年来县域内实现酒驾醉驾“零发案”,以小切口推动基层治理大提升。


图为检察官依托“阳光检察工作室”,在琼结镇仲堆社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法宣讲活动。

琼结县人民检察院“阳光检察工作室”是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通过机制创新和平台下沉,将检察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检察职能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法治力量更深更实地融入百姓生活,为平安琼结、法治琼结建设注入持续动能,助力县域屡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