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法治是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的关键基石。2024年以来,山南检察机关以“三个善于”为引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坚定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在公平竞争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图为2024年4月,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在乃东区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全市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
精准打击涉企犯罪
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始终将打击涉企犯罪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对侵犯企业财产、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通过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提升打击精准度和效率。2024年4月,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在乃东区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全市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依法打击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犯罪行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综合司法保护。通过发挥该办公室作用,办理某侵犯著作权案件中,精准适用法律,严惩侵权者,以检察综合履职保护创新、鼓励创造。

图为2025年5月,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司法局组成涉企执法监督工作小组,前往市住建局开展执法卷宗专项监督工作。
持续强化法律监督
守护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围绕依法惩治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相关犯罪,打好“四大检察”组合拳,做实对各类主体一视同仁对待、依法平等保护。2024年至今受理涉营商环境类案件61件,挽回经济损失400.51万元。在某民事合同纠纷案件中,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向法院制发再审检察建议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保障了企业的诉讼权利和合法利益。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严厉打击空壳公司乱象,2024年,经严格监督,共吊销167户经营主体营业执照,2025年,对经营异常名录中的428户企业进行甄别筛选,将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僵尸企业、空壳企业的情况持续跟踪调查,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

图为2025年6月,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开启“民营企业法律大讲堂”,为50余名企业家作专题法治授课。
优化司法服务举措
搭建检企沟通桥梁
优化司法服务是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山南检察机关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提升司法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司法保障。一是注重走访调研。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倾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在走访过程中,检察机关了解到山南某企业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及时组织专业检察官为企业开展法律培训,帮助企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二是加强法治宣传。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企业普及法律知识。2024年以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8次,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合同签订与履行、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分析,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三是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涉民营企业案件“绿色通道”,通过专设民营企业诉求反映窗口,对涉民营企业信访案件启用快速处理方式,实时跟踪办案进度,确保案件按时办结。同时,在山南市清诺企业园区成立检察护企“1+N联合”服务站,构建“司法主导、多方联动、精准服务”的涉企法律服务平台。让企业从最初的“遇到法律问题四处碰壁”到如今的“有困难找服务站”,极大地节省了时间与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