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近年来办理的企业违法犯罪案例,山南市检察机关对利用企业可能实施的电信诈骗、虚开出售发票、骗取贷款、偷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分析研判,与市场监管、经信、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认识,把握“空壳公司”条件和认定标准,运用“大数据”开展数据碰撞和比对分析,准确认定经营异常企业信息,开展实地调查,核实企业经营场所及员工配备、企业年报、企业纳税申报记录等情况,做到认定准确不遗漏。经对全市8676家企业进行系统排查,发现异常企业227家,确定“空壳公司”11家,督促市场监管部门注销经营异常(含空壳公司)企业68家。
在开展专项工作中,通过法治宣传、典型案例选树等方式,引导企业合法规范经营;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形成长效机制,准确排查和发现“空壳公司”,促使无实际经营内容的市场主体加速退出,堵塞监管漏洞。通过座谈会、检察建议等方式,开展类案监督,加强溯源治理和专项治理,进一步铲断不法分子利用“空壳公司”实施违法犯罪的土壤,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山南市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把“空壳公司”治理作为持续深化“检察护企”的重要抓手,加强与市场监管、金融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良性互动,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不断强化政策宣传和法治教育,加强政策供给,积极响应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山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