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
检务公开
检察出击,守护大众钱袋子,为您的财产保驾护航
时间:2024-12-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进一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和“以‘检察蓝’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走深走实,筑牢反诈防线,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12月2日山南市人民检察院组织检察干警深入山南市第四十四届物资交流会开展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为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受众面,检察人员充分利用物资交流会人流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通过悬挂横幅、设点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赶集的人们宣传讲解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活动现场,向来往群众发放《反诈骗手册》《非法集资风险提示》等宣传资料,并从真实案例入手,说明电信诈骗犯罪的危害,向群众介绍当前新型网络诈骗的惯用伎俩和手段,普及最实用的防骗技巧,提醒广大居民提高警惕,不扫陌生二维码、不点陌生链接、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此次反诈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电信诈骗及非法集资的识别、防范能力,增强了抵制诈骗违法犯罪意识,使群众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更多群众了解和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进一步增强了抵制电信诈骗的“免疫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将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推进反诈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决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普法宣传及常见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要”:1不轻信 2不透漏 3不转账 4要及时报警



1.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等工作人员


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2.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


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3.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嫌疑人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谎称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以出车祸、生病等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账户,达到诈骗目的。

4.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5.出借身份证、银行账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6.冒充老师索要“培训费”


诈骗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